永丰县博物馆
永丰县博物馆
前言
永丰位于江西中部、吉泰盆地东沿。山水奇秀,资源丰富;物产富饶,民风淳朴;文风鼎盛,人才辈出;是庐陵文化主要发祥地。自北宋至和元年建县以来,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先贤俊士,弘扬儒家义理,推崇气节修养,谱写出文章节义的绚丽篇章。永丰也是中央苏区全红县、中央根据地的北门户,哺育了郭林祥上将等9位共和国开国将军。
本陈展从“古邑风韵”、“历代名贤”、“风物民俗”、“红色沃土”四个部分,探寻历史轨迹,讲述人文故事,展示文化底蕴,重温烽火岁月。丰富的物证,鲜活的人物,精彩的场景,向我们昭示永丰曾经的辉煌灿烂,激励我们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。
第一部分 古邑风韵
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,县境内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。春秋属吴地,战国属楚,秦、汉先后属九江、豫章、庐陵郡庐陵县。至北宋至和元年(1054),始建永丰县。县治在报恩镇(今恩江镇),是全县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的中心。
第一单元 历史沿革
第二单元 县治旧城
自北宋至和元年(1054)建县后,县内行政区划,明代以前只存乡名。清代,县下设乡、里、都,县城设坊。
第三单元 古迹遗存
永丰是庐陵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文化底蕴深厚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迹遗存较多。目前有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。这些古迹遗存,是永丰历史文化的见证。
第二部分 历代名贤
永丰历史上人才辈出,俊杰荟萃。历代进士共计293人,其中状元4人,榜眼1人,探花2人。他们或树德建功,或著述立说,与庐陵的其他奇才俊士,共同书写了庐陵文化的壮丽篇章。
第一单元 一代文宗
第二单元 贤达名士
第三单元 鼎甲高第
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,业儒科试荣膺甲科是读书人高愿望。自南宋初年至清末,永丰共中状元4人,榜眼1人和探花2人。
第三部分 风物民俗
永丰地理环境得天独厚,境内峰峦迭起,自然景观秀美。土地肥沃,资源丰富,物产丰饶。民风淳厚,民俗古朴,民间文化丰富多彩。
第一单元 自然景观
永丰山水壮美,林木扶疏,清泉泠洌,神峰仙洞,地产奇葩瑞草,是一方美丽家园乐土。
第二单元 民间文化
民间文化是由社会底层民众集体创作的一种通俗文化,它具有自发性、传承性、实用性和娱乐性等特征。永丰处吉安与抚州、赣州交界地,民间文化交融频繁,从而产生出既有地方特色,又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形态,如戏曲、傩舞、灯彩、农民画等。
、
第三单元 手工艺特产
永丰风物闲美,出产丰盛。百姓以灵巧之手,加工各类工艺和特色产品,精美实用,名闻遐迩。
第四单元 畲族风情
数百年来,县境内的畲民长期居住在僻远山区,保留了其民族生活习俗,特别是服饰、祭祀等方面,更具独特风情。
第四部分 红色沃土
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永丰是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,是东固革命根据地、赣西南革命根据地、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毛泽东等领导下,永丰军民取得了反第一、二、三次大“围剿”的伟大胜利。
第一单元 共产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
1919年五四运动后,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逐渐在青年学生中传播。宋大勋等人先后在永丰县创办“永丰青年书报社” “永丰恩江旅吉学界假期平民夜校” “恩江学会”,培养革命力量。1926年4月,永丰成立了中共永丰小组。1926年10月,成立中共永丰支部。1927年11月,成立中共永丰区委。1930年3月,建立中共永丰县委。至1933年8月,发展壮大为中共永丰中心县委和中共龙冈县委。
第二单元 永丰人民的革命活动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永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,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。举行武装暴动,建立红色政权,踊跃参军参战,支援和配合红军反“围剿”,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第三单元 工农红军在永丰的重要活动
永丰县是红军反“围剿”的重要战场,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足迹遍及永丰,指挥战争,指导永丰的革命活动。特别是中央苏区第一次反“围剿”,红军创造了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的奇迹,初步形成并成功运用诱敌深入、集中优势兵力、慎重初战和运动战、速决战、歼灭战等一系列战略战术原则,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奠定了基础。反第一次大“围剿”的胜利,是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奠基之战。龙冈大捷是中央苏区反“围剿”的百战之冠。
第四单元 共和国开国将军
上一条: 欧阳修纪念馆
相关资讯
2023/12/29
2023/12/29
2023/12/29
2022/12/24